首页

终身圈养

时间:2025-05-30 02:41:20 作者:俄宣布6月2日在土耳其举行新一轮俄乌谈判 浏览量:38168

  有一说一,国家最近对企业尤其是民企的力挺,毫不含糊。

  从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“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”,到10月8日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强调“稳经济的关键是稳企业”,到10月1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,再到10月14日国新办就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,这套助企组合拳既全面,又给力。

  三里河近期与企业家们交流时了解到,当前部分行业企业确实遇到一些困难,存在预期不稳、信心减弱等情况。对此,国家看得真切,该出手时就出手,此番对企业的力挺,问题导向突出,针对性很强。

  违规执法增多怎么办?立马纠正

  近段时间,一些企业对扰企执法、创收执法问题反映强烈,“远洋捕捞”式执法令企业深受其害。对这种违规执法行为,国家果断叫停,且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。

 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“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、监管行为”。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10月8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强调“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,不能乱罚款、乱检查、乱查封”。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10月14日表示要“着力加大对不规范检查、过多过滥检查的纠治、整治和规范力度”。

  叫停违规执法固然重要,但更关键的是提升执法水平。市场监管总局14日表示,将加快出台推行服务型执法具体举措,制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,对企业更多运用提醒告诫、行政指导等柔性措施。

  这些都在向全社会传递一个明确信号:国家将坚定不移地保障企业合法权益,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公平、公正、透明的市场环境。

  缺乏安全感怎么办?法治护航

  要解决当前经济面临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,既要促进居民部门消费,也要促进企业部门投资,而企业敢投资、愿投资,关键是让企业家有安全感,换言之就是要有稳定的预期和信心。

  在稳定民营企业预期方面,法治作用不可或缺,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此时公开征求意见,意义不言自明。

  草案第一次将“两个毫不动摇”等写入法律,并明确“促进民营经济持续、健康、高质量发展,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”。这些内容成为法律制度后,就具备了稳定性和刚性约束。

  这部法律的最大作用就是给出定心丸,用法律解决民营企业家们最顾虑的问题,让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可以放心干事、安心发展。

 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对三里河表示,相信民营经济促进法会加快出台,这将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,其对经济的意义,绝不亚于“X万亿”。

  缺订单、融资难怎么办?硬核支持

  一些企业面临订单不足、融资困难等问题,相关部门都在积极想办法去解决。

  订单不足的背后是需求问题,国家千方百计提振内需。四季度,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,再推出一批促消费、扩内需的具体举措,帮扶企业拓展市场、释放活力,比如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。

  融资困难的背后是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不畅。为此,金融监管总局牵头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,目标有三,一是直达基层、二是快速便捷、三是利率适宜,并要求银行原则上要在1个月内作出是否授信的决定。

  企业面临难关,国家硬核支持。缺信心就强信心,缺订单就扩需求,缺资金就通渠道。这些措施都不是喊口号,而是实打实,长短结合、标本兼治,助力企业爬坡过坎。

  (“三里河”工作室)

【编辑:刘欢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北京力争到2029年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%

该建议提出,各部门应提高乡镇、社区母婴室空间配比,扩大服务覆盖面。同时,相关工作人员要规范化管理,根据公共场所面积、人流量、母婴逗留情况等因素,分类推进母婴设施建设。各相关部门严格清查,加强对本行业母婴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指导、协调和监督。

台资深媒体人创办梅花媒体集团 期许“两岸友善交流”

来自香港多家媒体和大学等各界的近140名代表参加分享会。在答问环节,与会嘉宾与台下听众互动交流。大家纷纷表示,通过对全国两会精神的深入学习,坚定了对国家发展的信心和底气,对香港的机遇和担当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。

中国坐式女排主教练:新奥运周期要发掘更多年轻运动员

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介绍,“郑州商城与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”是主要开展郑州商城考古资料整理和商代考古研究的科研平台,未来将致力于在商代考古领域实现突破。

吉林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装机不断提升

  马伯庸:“历史可能性小说”最大的特点在于找到古今连接点,当代读者阅读历史小说关注的不是历史本身,而是历史与自己的连接点。

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丨确保各方面改革举措配套衔接 重点抓好三方面落实

让武荷香自豪的是,清泉街社区与27个共建单位、包联单位、驻区单位和物业公司等就地集结,成立了社区“大党委”,实现组织共建、活动联办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